请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订单 收藏夹 购物车 (0) 鲸至公众号
logo
首页 > 新闻资讯
深圳发布AED建设规范
鲸至医疗 2023-03-28 15:28:26

近日,深圳发布地方标准《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建设与管理规范》(以下简称《规范》),明确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(以下简称“AED”)建设的选址要求、配置密度要求等。

 

AED被称为心脏骤停者黄金4分钟“救命神器”。《规范》指出,院外心脏骤停是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,在公众场所配置AED是为患者争取抢救时间、提高救治成功率的有效方式。

 

《规范》提出,AED设置点选址应在人流密集、位置显眼、易于发现、方便取用且不影响人员安全疏散的固定位置,应符合周边无易燃或易爆物品、周边区域环境清洁和干燥、周边区域有网络覆盖、周边区域有监控设备覆盖或人员值守等条件。

 

《规范》对三类公共场所的AED配置密度提出不同要求。一类公共场所包括城市主要交通场站、体育健身场所、医疗卫生服务机构、养老机构和学校等,每台AED服务辐射半径不超过300米或施救者直线步行3至5分钟可获取。

二类公共场所包括公共住宿场所、文化交流场所、文化娱乐场所、住宅小区等,每台AED服务辐射半径不超过600米或施救者直线步行3至10分钟可获取。 


除列入一类和二类以外的其他公共场所均为三类公共场所,根据需求配置适宜密度的AED。

 

据了解,在2017年,深圳就已启动“公共场所配置AED项目”,至今已将10500台AED配置安装在地铁站、机场、高铁站、火车站、口岸、体育场馆、养老院、旅游景点、高校、街道、社区、警务厅、办事大厅等人员密集公共场所。

这些年频现深圳各大街头的救命故事

AED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

截至2023年2月28日,深圳配置在公共场所的AED共参与现场抢救228人次,已成功救治60人,其中,年龄最大的75岁,年龄最小的7岁。

 

安全感UP!身边到处是AED的“身影”,安全感拉满。

“安心场所”内,3分钟就可以找到救命神器。在国家政策、社会意识、以及公众事件等因素推动下,加速推进AED配置、普及急救教育,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。

 

2023年,在多方利好的情况下,AED配置或将在全国各级各类市场迎来大幅增长。

数据来源: 网络
声明: 本文来源网络,不代表鲸至医疗的观点和立场。
  • 咨询 咨询
    在线客服: 在线客服:
    工作日:08:30-17:30
    联系客服
    服务热线 24小时服务热线:
    4006-158-187
  • 报修 报修
    报修 一键提交报修单
  • 找货 找货
  • 反馈 反馈
    意见反馈
  • 顶部 顶部